马克思主义学院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部门新闻

研课提质 聚力赋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开展教学质量提升活动

来源:  日期:2025-09-30  点击: 11  【字体:


本网讯(记者 李根生)为全面提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质量,9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A5-304开展教学质量提升活动。活动通过“教师授课展示-专家精准点评-全员研讨交流”的闭环模式,推动教研室教师在互学互鉴中凝聚教学智慧,在深度研讨中破解教学难题,为打造高质量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堂奠定坚实基础。

五师授课展风采,聚焦课堂显真章

授课展示环节,位教师围绕不同教学主题,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与研究专长,呈现了堂兼具思想深度、理论温度与教学创新的精彩课程授课教师熟练采用 “案例导入-理论解析-价值引领”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从现实案例中思考授课主题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运用。教学方法上都能灵活运用 “问题链” 教学法,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串联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此外,AI大背景下,老师们围绕授课主题选取“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等前沿案例,进行授课主题阐释;引导学生思考马克思主义对解决当代世界问题的指导意义。位教师的授课各有特色,既传承经典教学方法,又融入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展现了原理教研室教师在课程设计、教学实施、学生引导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教学质量提升活动现场(孙妍 摄)

专家点评明方向,精准指导促提升

授课展示结束后,刘海欧教授、张忠民博士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与研究经验,从理论把握的精准度、教学案例选择的适切性、课堂逻辑架构的清晰度等方面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张忠民博士强调,讲好“原理”课,必须做到“三个吃透”:一是吃透经典著作的原意,确保理论传授的准确性;二是吃透理论发展的脉络,展现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三是吃透学生的思想实际,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刘海鸥教授建议,在讲解抽象理论时,可以更多地运用对比、比喻、故事化叙述等手法,降低理解门槛,提升课堂的亲和力所有教学设计和方法的运用,都要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两位专家的点评兼具宏观的理论视野微观的操作指导,令在场教师受益匪浅,为后续教学改进指明了方向。

教学质量提升活动现场(孙妍 摄)

全员研讨聚智慧,共话教学谋发展

集体研讨环节,大家或就某个理论难点如何讲解更易于学生接受各抒己见,或对某个教学案例的运用效果进行利弊分析,或分享自己在处理类似教学内容时的经验与困惑。研讨不仅局限于具体教学技巧,更延伸至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时代性、实践性的理解,以及对当前学生思想特点、接受习惯的研判。展示教师也积极回应,就教学设计初衷和授课体会与同仁们进行探讨。这种基于共同目标、聚焦真实问题的深度研讨,有效激发了教师的集体智慧,促进了教学经验的共享与升华。

与会教师普遍认为,通过此次研课活动,进一步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拓宽了教学思路,明确了改进方向。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入地打磨每一堂课,不断探索教学创新,努力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应有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