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学科科研建设

聚焦真理价值内涵 打造优质思政课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开展示范课观摩活动

来源:  日期:2025-09-30  点击: 10  【字体:


本网讯(记者 孙妍)为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育人功能,助力教师优化教学方法、提升理论授课质量,9月29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在A12-202教室开展了课程示范公开课观摩活动。李理老师以“真理与价值”为主题,展开了一堂生动鲜活的示范课,凭借巧妙的教学设计与深度的师生互动,赢得在场师生一致好评。

 示范课现场(孙妍 摄)

破题引思考,真理理论“活”起来

示范课伊始,李理老师以“三个命题判断真理范畴”为切入点,瞬间抓住学生注意力,引发对“何为真理”的好奇与思考,通过理论剖析与学习通互动,让学生清晰把握真理的核心内涵;随后,她结合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道路探索,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突破,生动论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将抽象理论与鲜活历史相结合。

互动融情感,价值认知“实”起来

在“价值及其评价”内容部分,李理老师聚焦价值的本质、价值评价的特点及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创新设计互动环节:“分享一位对自己影响最深的英雄人物”。有的学生提到戍边战士陈祥榕,有的讲述“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的故事,在分享与倾听中,大家对“价值”有了更具象的认知。随后,课堂播放屠呦呦团队历经千次实验发现青蒿素的纪录片片段,屏幕上科学家们坚守科研真理、为人类健康事业奋斗的身影,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少学生在课后表示“被屠呦呦的坚守深深打动”。

对比明方向,实践准则“清”起来

示范课尾声,李理老师以“基因编辑婴儿”事例为切入点,通过对比论证引导学生思考:成功的实践必须兼顾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她指出,全国首例定制基因编辑治愈罕见病婴儿,是遵循科学真理(真理尺度)与造福人类健康(价值尺度)的统一,而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则因违背伦理价值尺度引发争议,让学生在案例对比中明确:任何实践活动只有同时符合真理要求与价值准则,才能实现真正的成功。




 课程互动环节(孙妍 摄)

课后,孙妍老师发表观摩体会:“从开篇的命题提问到结尾的案例对比,整个课堂逻辑链条完整,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深度远超预期,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路,值得我们在后续课程中借鉴学习。”

此次示范课中,李理老师将理论深度与教学温度相融合,既保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性与严谨性,又通过案例教学、互动活动、视频展示等多元形式,让抽象的“真理与价值”理论变得可感可知。不仅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理论认知,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提供了优质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