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经济热点 打磨教学精品 2025年秋季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组第四次集体备课暨教学质量提升演练
本网讯(记者 陈思璐)为进一步优化课程教学设计,提升教师授课水平,确保教学质量,9月23日上午,《形势与政策》课程组第四次集体备课会暨磨课演练于A5-201顺利召开,主题为“正确认识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本次会议围绕课程教学细节优化、内容深度挖掘、课堂互动提升等核心议题展开,文涵老师主持,课程组教师参与研讨,刘海鸥教授到场提供专业指导。
备课会现场(陈思璐 摄)
教师演练展风采,各显教学巧思
会上,纪书燕、赵晶、刘富杰、唐亚玲四位教师依次进行教学演练,展现了不同的教学风格与备课思路。纪书燕老师注重用专业语言搭建课程框架,围绕课程核心内容展开讲解,力求通过精准表述传递知识;赵晶老师则将重点放在课堂时间把控上,在演练中尝试优化教学节奏,确保各环节高效衔接;刘富杰老师以中美贸易战为切入点导入课程,不仅梳理了相关经济知识,还扩充了美国关税政策的背景内容,凭借广阔的知识面为课堂增添深度,同时删除了部分冗余内容,让教学逻辑更清晰。唐亚玲老师则是运用学习通的智慧课堂,展现科技与教学结合的教学方法。
磨课演练(陈思璐 摄)
精准点评指方向,聚焦细节促提升
教学演练环节后,与会教师围绕教学实践需求开展精准点评与指导。刘海鸥教授针对不同教师的授课特点提出优化建议,包括通过插入经济类视频、结合汽车补贴等生活化案例辅助政策解读,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教学中对比制度差异以深化内容,并以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民营经济概念;同时就部分教师的时间把控问题,建议精简PPT、聚焦教学核心。其他教师亦从课程内容分配角度建言,提出针对有基础的学生可压缩前期内容、侧重后续重点模块。
刘海鸥教授点评(陈思璐 摄)
集体研讨谋优化,凝聚智慧定策略
在最后的集体讨论环节,老师们围绕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深入交流。欧阳娟老师提出当前部分课程内容过多,导致重点无法展开,建议适当压缩调整,同时提出“如何处理不擅长领域课程”的疑问。对此,刘海鸥教授分享实用解决方案,建议借助具体案例讲解,如以我国建立算力中心、数据库,以及美国可视眼镜依赖中国零部件等案例,具象化展现我国发展底气,帮助教师更好地应对教学难点。最终,大家达成共识,明确后续教学中可将重点前置,对关键要点进行概括,进一步优化课程设计。
本次集体备课会暨磨课演练充分发挥了集体智慧,为教师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有效解决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形势与政策》课程组教师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不断打磨教学细节,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呈现更优质的《形势与政策》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