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育人守正创新 抗战精神薪火相传 一堂生动的《形势与政策》公开课引师生共鸣
本网讯(记者 欧阳娟)为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深化理论课改革创新,9月16日,欧阳娟老师在A12-203顺利开展以“铭记抗战历史 坚定民族信念”为主题的《形势与政策》公开课。通过专题化教学、互动式设计和情感化引导,不仅强化了课程的思想性与理论性,更增强了时代感与吸引力,为推进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提供了有益实践与示范借鉴。本次公开课面向2025级会计专业大一新生,吸引了多位思政课教师前来观摩交流。课堂气氛热烈,教学效果良好。
公开课现场(纪书燕 摄)
课程围绕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展开,通过四个部分系统梳理了抗战历程、民族精神、历史转折与时代启示。教师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课前小测、视频插播、互动讨论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引导大家深入思考抗战精神的内涵与传承。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史实与情感的结合,通过讲述刘老庄82壮士、邓玉芬送子参军等感人故事,播放《七三一部队》《南京照相馆》等影像资料,生动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抗战中表现出的爱国情怀、民族气节和必胜信念。课堂既有历史深度,又有现实温度,实现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在重点环节,教师围绕“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中国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抗战胜利与民族复兴的关系”等问题展开深入讲解,通过数据对比、史料引证和国际视角,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
公开课现场(纪书燕 摄)
课堂尾声,教师以习近平总书记相关论述作总结,引导学生扫码观看微视频《山河守望》,并布置课后思考题与分组短视频创作任务,鼓励学生从抗战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投身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本次公开课不仅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策略,也体现了我院在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升育人实效方面的积极探索。今后,学院将继续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打造更多有深度、有温度、有力度的思政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