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思政育人 拓展国际视野 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课程组召开2025年秋季学期第二次集体备课会
本网讯(记者 郑宇武)为引导学生深刻领会多边主义核心内涵、充分认识全球治理重要意义,切实推动国际视野培养与思政育人深度融合,9月3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课程组于A12-802会议室组织召开2025年秋季学期第二次集体备课会。会议由文涵老师主持,课程组全体教师参加。
形势与政策课程组集体备课会讨论现场(郑宇武 摄)
本次集体备课会聚焦专题四《践行多边主义 完善全球治理》,刘富杰老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与研究视角,系统梳理了该专题的核心框架、理论脉络与教学目标,并深入探讨了该专题的重点难点。
随后,参会教师们对该专题的教学开展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文涵老师指出,多边主义概念讲解需兼顾学生年级差异。欧阳娟老师建议主讲老师把教学思路与设计分享。
会议最后,刘富杰老师将9月1日“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中习近平主席《凝聚上合力量 完善全球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融入总结,强调上合组织成立24年来秉持“上海精神”取得的成就,正是多边主义实践的生动例证。多边主义是全球治理的“必答题”,中国始终是坚定的“行动派”。教学中需引导大学生通过关注国际新闻、参与国际交流活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将理论认知转化为自觉意识与实际行动。
刘富杰老师做备课分享(郑宇武 摄)
通过对《践行多边主义 完善全球治理》专题内容的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程组的教师们更加明确了“多边主义与全球治理”模块的教学重点和育人方向,将以更深厚的理论储备和更鲜活的案例素材投入到新学期的教学工作中,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当前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全球治理的国际共识及中国方案的重要意义,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为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坚定理想信念,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