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理青年行】艺术赋能乡村振兴!马克思主义学院七彩阳光实践团收获寨岗镇真情致谢
本网讯(记者 黎绮云)近日,广州城市理工学院收到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寄信方是共青团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寨岗镇委员会。信中高度赞扬了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七彩阳光实践团在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暨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中的实践活动。
感谢信截图(黎绮云 摄)
7月14日至23日,七彩阳光实践团深入寨岗镇,以“艺术赋能成长,文化浸润童心”为宗旨,精心开展为期十天的公益艺术培训。活动融合传统与现代,开设软笔书法、绘画、舞蹈、声乐、形体模特五门基础艺术课程,并匠心融入漆扇、拓印、扎染、剪纸等非遗体验课程,为当地青少年打造了一座知识与实践交融的艺术殿堂。
副镇长黄雪萍颁发锦旗现场照片(李娉婷 摄)
共青团寨岗镇委员会在信中特别指出,实践团成员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出色的教学能力、严谨的组织协调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显著提升了当地青少年的审美能力、艺术素养及文化认同。实践团不仅为乡村孩子搭建起接触艺术、传承文化的桥梁,更生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服务社会的担当,完美诠释了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博学、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精神。
“贵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七彩阳光实践团以务实的工作作风,为乡村青少年搭建起艺术学习与文化传承的平台。”信中真挚的认可,成为对师生团队真诚付出与奉献精神的最佳注脚。
据悉,七彩阳光实践团本次组织的七彩公益第二课堂 ——“文化艺术”助力清远连南瑶族自治县寨岗镇多样化课堂。团队以青春之名,努力让"七彩"阳光照亮乡村,通过实地考察、调研,根据需求为寨岗镇留守儿童丰富课余活动,开展七彩公益第二课堂、创作视频等,在多彩大学生、三下乡等知名融媒体平台助推乡村公益课堂。
团队由三名指导老师、17名学生组成。指导老师为:黎绮云、蒋一娴副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教研室主任,分别具有丰富的美术、书法、音乐和新媒体运营指导经验;容爱琼为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机器人野狼队的指导老师,具有丰富的指导团队经验。学生团队由热爱实践活动并具有相关经验的大学生组成。分为美术组、书法组、音乐组、舞蹈组、非遗组、会计组、拍摄组、新闻组。美术课主要由黄昱莹主讲;书法课由马东童主讲,副主讲为黄诗妍;音乐组由幸定枭、陈杏仪、李娉婷为主讲;舞蹈组组长方小女,副组长阳星月;形体模特走秀组主讲为蒋欣伶、王松媛;非遗组由王松媛、曾海健、陈映晔、阳星月四人分别负责主讲剪纸、漆扇、植物拓印、扎染四个小课堂;会计组工作由荣梓淇、黄诗妍负责;拍摄组组长李娉婷负责统筹拍摄,组员李锦松等配合拍摄;新闻组由张素雅总负责;考勤组曾海健、张颖彤负责团员考核工作;陈映晔负责记录每次的会议记录。
课程结束后,舞蹈组的老师们收获了学生赠送的鲜花与小糖果;声乐课上的小朋友向蒋一娴老师赠送了自己亲手制作的蝴蝶折纸;形体模特走秀课的小朋友给予了黎绮云老师大大的拥抱。声乐班曾宝怡的家长更是表示课程结束后,“孩子哭了两晚,说还想学。”
老师们收到的小礼物(张素雅 摄)
此次致信不仅是对过往合作的肯定,更是对未来携手的美好期许。寨岗镇热切期盼与广州城市理工学院深化校地合作,持续为乡村文化教育注入青春动能。七彩阳光实践团成员也在服务中深化了对社会的理解,彰显了学校实践育人体系的显著成效。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文彦表示,学院将继续支持青年学子发挥所长,深入基层一线,在服务国家战略和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增长才干,为广东高质量发展贡献澎湃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