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部门新闻

【城理青年行】记录乡土情,赋能振兴路——马克思主义学院“薪火探粤者”实践团队深入大麦山镇的村庄进行拍摄取材

来源:  日期:2025-07-11  点击: 10  【字体:

   

本网讯(记者 杨美宜 周瑾璐)马克思主义学院薪火探粤者实践团队奔赴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大麦山镇,开展“三下乡”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核心任务是为大麦山镇量身打造宣传片,旨在深度挖掘并传播镇独特魅力,吸引外界关注,为当地乡村振兴事业注入新活力。

710日,薪火探粤者实践团队深入大麦山镇白芒村与新寨村进行实地考察。上午奔赴千年古榕途中,团队成员偶遇正在屋檐下专注刺绣的瑶族奶奶。彩线在奶奶指尖翻飞,绣出繁复生动的族纹样。她热情分享刺绣故事,更诚挚邀请团队成员去家中做客。这份淳朴的瑶乡情谊与指尖的非遗技艺,被镜头一一珍藏。

队员摄瑶族刺绣 (杨美宜 摄

团队成员在千年古榕树下细致观察,记录下千年古榕苍劲如盖,身旁流水潺潺,水禽悠然嬉戏,更有族人在周边笑语嬉闹的景象千年古榕树见证瑶族岁月变迁,承载族群记忆,续写着与瑶族共生的千年故事。走进村内乡村振兴馆,负责人一路为我们热情介绍馆内陈列瑶族传统服饰、精致银饰、特色长鼓及牛角等文化载体,成为团队重点采集的素材,生动展现了瑶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团队实地走访了村中蔬菜基地,了解到基地修建当中即将开展新一轮育种工作这一项目的推进,不仅将提升当地农业水平,更承载着产业振兴与农民增收的双重使命。

白芒村千年古榕 (招浩贤 摄

乡村振兴馆负责人介绍瑶族文化 (周瑾璐 摄)

当日下午,团队转赴新寨村接着进行拍摄任务。 沿着村道前行,房屋外墙上绘制精美的瑶族元素墙画吸引了团队的目光。墙绘上长鼓舞的矫健姿态、九寨河上放竹排对山歌的生动场景,被一一纳入镜头,成为宣传片展示瑶族风情的重要视觉语言。在月亮湾公园,团队成员在公园嬉戏玩耍的儿童交流,瑶族儿童还热情的教团队成员一些日常的瑶族语言,还讲述了他们当地存在留守儿童问题到了古朴的九寨桥,团队记录了这份自然的纯净与宁静,九寨桥静卧于澄澈的水面之上,古老的石拱造型,历经岁月打磨,桥身斑驳散发着厚重的气息。桥畔绿树成荫,远处青山如黛,与错落有致的民居相映成趣 。碧水悠悠,桥的倒影在水中摇曳,静静诉说着新寨村这片土地的宁静与美好 。

充满瑶族风情的墙绘 (杨美宜 摄

团队成员与瑶族儿童交流 (招浩贤 摄)

九寨桥 (招浩贤 摄

此次实地考察,“薪火探粤者”团队通过镜头与交流,多角度探索并记录了大麦山镇白芒村与新寨村的特色乡土人情、自然生态与民族文化。团队与当地居民进行了深入交流,力求获取第一手真实素材,为后续高质量完成大麦山镇专属宣传片奠定了坚实基础。团队成员表示,希望通过精心制作的宣传片,让更多人“走进”大麦山,了解其独特故事,感受其迷人魅力,从而汇聚关注与支持,切实助力大麦山镇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焕发蓬勃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