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理青年行】马克思主义学院壮志不减实践团:数字传承盆景艺,青春点亮振兴途
本网讯(记者 蒋欣晔)盛夏七月,热浪滚滚,却难挡青春实践的步伐。7月4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壮志不减实践团”怀揣服务乡村振兴的热忱与探索产业发展的求知欲,奔赴享有“中国盆景之乡”美誉的花都区赤坭镇瑞岭村,继续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上午,团队深入农户园林,协助系统化拍摄并整理盆景资料。通过多角度取景与数据记录,精准建档园内代表性盆景的艺术形态与养护信息,为传统技艺留存数字资产。
实践团成员记录盆景资料(袁惠琪 摄)
随后实践团来到瑞岭村新时代红色征程馆,聚焦红色文化传承,拍摄记录瑞岭村历史故事影像,以视听媒介挖掘本土的红色资源,强化乡村振兴的精神内核。
实践团成员拍摄村史相关视频(崔家瑞 摄)
下午,袁惠琪老师带领部分成员赴花都微景观展馆,与溪林园艺有限公司商品经理朱冰冰沟通直播落地细节。双方围绕选品标准、价位梯度及福利策略深度研讨,结合创意展品特性与用户需求,筛选兼具艺术价值与市场潜力的核心产品;同步规划直播内容动线,提升用户粘性,为品牌传播与转化夯实基础。
袁惠琪老师与商品经理朱冰冰洽谈直播事宜(蒋欣晔 摄)
梁炜诗队长与相关负责人了解直播产品(蒋欣晔 摄)
本次行动通过“传统技艺数字化+红色基因活化”双轨并行,实现了对乡村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与创新转化。团队以数据赋能盆景艺术传承,用镜头铭刻红色记忆;未来将持续释放“文化+科技+商业”的融合势能,打造具有可持续生命力的乡村振兴样本。该实践团相信,这些扎实的行动,哪怕只是微小的助力,也能为瑞岭盆景产业的蓬勃发展增添一份年轻的活力。实践团也将持续跟进后续工作,期待为瑞岭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