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理青年行】马克思主义学院火热青春实践团赴阳江表竹村开展红色文化调研与乡村振兴实践活动
本网讯(记者 翟鑫鑫 王佳欣 刘梅)为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7月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火热青春实践团在指导老师刘梅、张芷妍的带领下,赴阳江市新洲镇表竹村开展开展红色文化调研与乡村振兴实践活动。团队师生通过实地走访恩阳台独立大队活动旧址、调研红色文旅项目、体验乡村发展新貌等,深刻感悟革命老区精神,并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
火热青春实践团成员于表竹村实践开启仪式(表竹村志愿服务站工作人员 提供)
追寻红色足迹,致敬峥嵘岁月
当天,团队师生从表竹村恩阳台独立大队活动旧址——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革命据点开启红色探访之旅。团队一行首先驻足于一面挂满牌匾的白墙前,“广东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阳江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一块块牌匾,串联起表竹村的红色荣誉与使命,无声诉说着这里作为红色教育阵地的价值。
随后,众人走进恩阳台独立大队的活动据点——表竹小学旧址。在特殊历史时期,这里成为恩阳台独立大队的活动根据地。1949年5月10日,恩阳台独立大队第二连在表竹村宣布成立。那些在教室研讨作战方案、在球场练兵休整的场景,虽已时隔几十载,却仍能透过复原的警备室、陈列的旧物与老照片,让师生们触摸到历史的温度。看着墙上挂着的恩阳台独立大队成员旧照,听着讲解员讲述夜袭大沟乡公所、平田桥伏击战的热血故事,革命先辈们英勇无畏的身影仿佛在眼前浮现,大家深刻体会到群众与武装力量携手抗争的鱼水深情。步入恩阳台独立大队事迹展览馆,一幅幅图片、一段段文字生动还原了经典战役,团队成员围站在历经岁月的实物展品旁感受革命先辈的坚韧与热血。
团队成员聆听表竹村革命故事(张芷妍 摄)
挖掘老区遗韵,谱文旅融合新篇
表竹村依托红色资源,逐步推动文旅融合项目深入发展,现已形成集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旅游与乡村振兴于一体的综合发展模式。参观完恩阳台独立大队事迹展览馆后,师生们开展了表竹村红色文旅项目调研,探寻表竹村借红色底蕴推进乡村建设、拓展教育实践场景。
恰逢“七一”建党节,阳东区新洲镇表竹青少年军事拓展培训基地正式开营,将红色基因融入国防教育实践,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焕新传承活力。行走间,大家沉浸式感受到红色文化与现代旅游发展理念交融的活力。据悉,表竹村红色文旅融合发展项目是在广东省民政厅“百社联百村”专项行动的指导下,阳东区为用好用活恩阳台独立大队活动旧址等红色教育资源而生,于2024年9月正式动工建设,包括“军歌嘹亮-青少年军校、红旗漫卷-古村文创、红色记忆-耕读民宿、红星闪闪-荔红别苑”四个主题板块,而表竹青少年军事拓展培训基地正是红色文旅融合发展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新动力的生动实践。
表竹村青少年军事拓展培训基地(王佳欣 摄)
体验乡村发展新貌,领略乡村振兴新画卷
作为革命老区,表竹村貌已经焕然一新,实践团成员行走在村子小路与河道旁,发现红色热土与绿色生态的交融也是表竹村发展的优势和亮点,见证了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的生动实践。竹林长廊旁的红色五角星标识醒目,串联乡村景致;“恩阳台独立大队点兵台”石墙,诉说烽火岁月;表竹站复古绿皮火车、河岸特色建筑与红旗映衬,勾勒独特风貌;沿途果树盈枝,迷彩元素“红星营地”拱门尤为引人关注,恩阳台独立大队活动旧址内还配有书吧等休闲服务场所,整体呈现出一幅绿意盎然、青春活力、内涵丰富、乡村和美的生动图景。
表竹村部分村貌(刘梅 提供)
实践团将继续深入挖掘表竹村红色文化内涵,把红色故事、文旅项目、绿色田园与创意设计结合,开发红色主题文创产品,让红色文化“活”在当下,并以青春创意为笔,书写红色文旅赋能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持续绽放光彩,成为乡村发展的持久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