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学科科研建设

师生共话成长路 同心聚力促发展——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形势与政策》课学生座谈会

来源:  日期:2025-05-09  点击: 10  【字体:


本网讯(记者 吕欣欣)为深入了解课堂情况,加强师生双向沟通,深化教学相长,58日下午,《形势与政策》课学生座谈会于A12-802室顺利举行。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吕志、部分任课教师以及学生代表参加此次座谈会。会议由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副主任蒋一娴主持。

座谈会现场(吕欣欣 摄)

座谈会现场,蒋一娴向到场的学生代表表达诚挚的谢意,系统介绍了课程基本情况与教师团队。她表示,本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由一群专业扎实、教学热忱高涨的专任教师组成。这支团队凭借扎深厚的理论功底与丰富的教学经验,以高质量教学为目标,立志为同学们带来高质量、有深度的课堂体验。

座谈会上,学生代表们积极发言,畅谈自己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认识和感受,对课程亮点给予高度赞誉。他们提到,课程紧跟时事,以敏锐的视角聚焦国家政策与社会热点,为学生搭建起洞悉时政的窗口。如邹春梅老师往往以生动详实的案例解读前沿概念,让学生能够第一时间掌握时政动态,有效拓宽了知识视野。在教学方法创新方面,教师团队同样表现亮眼。如罗文嘉老师充分发挥学习通平台优势,通过主题讨论、批量选人等多元化互动形式,将传统课堂升级为充满趣味与挑战的学习场域,极大激发了课堂活力与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代表发言(吕欣欣 摄)

在充分肯定教师教学成果的基础上,学生们从自身学习体验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他们希望,课堂能进一步强化互动性,通过增设更多提问、互动、小组讨论等环节,调动同学们的课堂参与度;在随堂练习、课后作业方面,多设置开放性议题,让同学们有更多的表达空间,也便于教师更精准把握学习效果;在教学案例选取方面,建议以学生兴趣为导向精选案例,提升课堂的时效性和吸引力。

针对学生们的建议和意见,蒋主任认真倾听、详细记录,并结合教学实际情况,现场为同学们作出细致解答。她表示,这些建议为教学改进提供了重要方向,未来将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反思教学环节中的短板,主动对标新时代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学习需求,持续打磨课堂内容,力求让《形势与政策》课程更具思想性、亲和力与实效性。

吕志院长对此次座谈会进行了简要总结。他着重指出,《形势与政策》课在高校思政课体系中占据特殊地位。这门课程兼具鲜明的时代特征与高度的知识整合性,不仅能够引导青年学生以宏观视角洞察新时代国内外发展格局,更能帮助他们深刻领会党和国家事业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因此,在课程建设中,要着力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本次座谈会的召开,通过倾听学生真实心声,精准把握教学需求,推动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形成良性互动,为课程质量提升与学生成长发展注入新动能。

吕志院长发言(吕欣欣 摄)

在坦诚开放的氛围中,师生围绕课程教学展开深度对话,不仅及时解答了学生的困惑,更在思想碰撞中拉近了彼此距离。这一举措不仅增进了师生间的情感联结,更为《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改革注入了鲜活思路,有力推动课程向更贴合学生需求、更具育人实效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