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学改革,共促理论创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开展集体备课会
本网讯(记者 余茜)为进一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程教学质量,4月2日上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在A12 - 803召开《概论》课程集体备课会。会议由教研室副主任邹剑波老师主持,教研室全体教师及承担本课程的相关教师参加,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概论课教研室主任亢升教授教授莅临指导。
集体备课会现场(龚娅玲 摄)
主讲说课:精研教材,创新教学
会议伊始,陈玉佩老师就课程第六章《邓小平理论》进行系统解读和分享。陈玉佩老师以“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为核心,围绕第六章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展开说课。她结合历史背景与现实案例,深入剖析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强调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理解理论创新的逻辑脉络与实践意义。陈老师还分享了案例分析、小组研讨等多元化教学手段,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批判性思维能力。
专家点评:高屋建瓴,精准把脉
亢升教授在总结点评中,对陈玉佩老师的教学设计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逻辑清晰、内容丰富、方法得当”。亢教授进一步指出,邓小平理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需紧扣时代脉搏,既要讲透理论精髓,也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思考当代中国的发展路径。他建议教师在备课中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贯通,强化问题导向,通过对比分析、国际视野拓展等方式,提升教学的思想性与学术性。
亢升教授总结点评(龚娅玲 摄)
本次集体备课活动不仅为教师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也为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提供了新思路。参会教师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明确了教学目标,拓宽了教学视野,增强了育人使命感。邹剑波主任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集体备课制度,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此次集体备课活动是我校加强思政课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体现了学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高度重视。未来,学院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探索思政课改革新模式,努力打造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金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