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学科科研建设

专家引领深研 赋能教学成长 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专家开展专题讲座

来源:  日期:2025-04-04  点击: 10  【字体:


本网讯(记者 赵晶)为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不断推进课程改革和创新,讲授好社会主义发展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两门课程,41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胡骄平教授、李焕青教授在A12-807进行专题讲座。社会主义发展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组全体教师参加讲座。讲座由人文素质教研室副主任黄忠瑶主持。

胡骄平教授讲座现场(赵晶 供)

讲座现场,胡骄平教授以《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契合维度思考》为题进行讲授。他首先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背景,表示“第二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过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命题,这一结合不仅是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也是思想解放的体现,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随后,胡骄平教授围绕“哲学维度、价值观维度、实践观维度、历史观维度”等几个重要的契合维度结合丰富的案例与自身的思考展开讲解。他表示,从哲学角度,马克思主义强调世界的物质性和辩证运动,中华文化中老子的唯物本体论、老子的认识论等体现的辩证思维,也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相契合。从认识论角度,马克思主义追求人类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中华文化中也蕴含着对人的关怀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儒家倡导“仁”,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尊重;“大同”社会理想更是体现了对公平、和谐社会的向往,这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有相似之处。墨家的“兼爱”“非攻”思想,也反映出对和平、博爱的倡导;从实践观的角度,马克思主义重视实践,认为实践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中华文化中也有强调实践的传统,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之匪艰,行之惟艰”等体现了通过实践获取知识和真理的重要性;从历史观维度,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中华文化中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探索:如“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物质生活对精神文化的影响,与唯物史观有契合之处;中国古代史学注重记载历史事实,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体现了对历史发展规律的重视。

李焕青教授讲座现场(赵晶 供)

李焕青教授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开篇、基调、曲折探索、转折、趋势”五个方面,作题为《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及趋势》报告。他从1840年鸦片战争、1917年十月革命、1919年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1949年新中国建立四个历史节点梳理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开篇。并从1949-1956年的史实阐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基石。他还结合大量的历史事件和故事,让在场的老师深入了解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和探索阶段的知识点。

他结合大量的案例,从“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国内趋势)、新时代共同富裕实践、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国际趋势)”三个方面,重点阐释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趋势”方面的内容。首先是从“政策体系与创新、经济高质量发展、缩小‘三大差距’、公共服务优质共享、理念文化与示范”五个方面,介绍了浙江实践中的丰富经验和做法。其次从“共同富裕重大意义、人民主体与发展、创新与制度助力”讲述了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实践。最后从他引用瑞士日内瓦大学高级国际关系及发展学院的国际经济学教授理查德·鲍德温20241月写的文章《中国是世界唯一的制造业超级大国:崛起的轮廓》,从“中国制造占全球1/3、中国等于其他九大制造业之和、中国出口全球占比20%、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中国的内循环”等8个方面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国际趋势)”进行介绍,并引用《毛泽东选集》中的话语“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表达了“未来世界一定属于中国”坚定信心。

互动环节,各位老师就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向两位教授请教,两位教授结合自身实践和几十载教学经验,一一解答了大家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大家纷纷表示,两位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富、重点突出、有趣有料,通过聆听详实的案例,知识点也随之入脑、印象深刻。两位教授的答疑让大家茅塞顿开,对自身工作实际有了更多的思考,且教授们提出的建议都非常实用,对之后的教学工作和自身成长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讲座最后,孟凤英教授总结,今天下午两位教授的讲座既是一场交流,也是一次学习。胡教授的讲座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契合维度,为大家呈现了一场深入浅出的文化盛宴,既有思想深度、又有学术和认识高度,从教学和思想上都对大家有所启示。李教授思维开放、侃侃而谈,把各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起,通过对过去、现在及未来的归纳分析,把整个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线索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通篇讲授的内容就像一串葡萄,不但主要线条清晰,分支也非常详细,最后对于未来趋势的分析也非常到位。

两位教授深入浅出,娓娓道来,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征服了现场的每一位教师。听到精彩处,大家纷纷报以热烈的掌声。持续四个多小时的精彩讲座,如同昆仑融水般潜入教师们的心田。大家表示受益匪浅、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