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思广益共成长 互学共研促提升——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召开2025年春季第二次集体备课会
本网讯(记者 贾陶然)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提升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3月7日上午,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在A12-802召开了本学期第二次集体备课会。会议由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副主任蒋一娴主持,全体课程组教师参加会议。
备课会现场(贾陶然 摄)
会议伊始,蒋一娴副教授强调了形势与政策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和课程学缘。她指出,这门课程不仅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理解国家政策方针的关键途径,更是培养学生大局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环节。基于这样的认识,蒋一娴副教授强调本学期共开设《形势与政策(二)》《形势与政策(四)》《形势与政策(六)》三门课程,面向全校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开设,教学班共计159个,面授学生将近一点五万人,教学班众多、学生专业背景复杂。其中《形势与政策(二)》16学时的理论课,《形势与政策(四)》《形势与政策(六)》为8个学时的理论课。希望各位教师能够全力以赴,通过此次备课会将专题性教育与集体备课成果相融合,提升教学实效性,确保教学质量。
备课会上,邹春梅、李智、张继艳、罗文嘉、张小容老师先后就《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经济行稳致远》《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厚植绿色底色 建设美丽中国》《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分享了自己负责专题的教学设计,梳理了备课思路。老师们围绕以上专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积极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探讨了如何将案例分析、专题讨论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与课堂有机结合。会议期间,教师们不仅交流了讲授专题的重点、难点,还就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如何确保政治立场坚定和理论表述准确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会议接近尾声时,罗文嘉作为教师代表发言,她说:“通过此次备课会,大家不仅加深了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理解,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学到了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还收获了许多宝贵的教学资源和灵感。”她同时提到,备课会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交流平台,有助于形势与政策课程的高质量发展。
此次备课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分享经验的平台,还为形势与政策课程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集体智慧的汇聚,教师们能够共同攻克教学难题、分享成功案例,从而全面提升教学水平,确保形势与政策课程能够紧跟时代步伐、贴近学生实际,真正发挥思政课课程的针对性和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