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入开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集体备课会
本网讯(记者 杨观耀)为贯彻落实学校“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弘扬学院“立德树人,求是铸魂”教学理念,进一步推动思政课教学质量全面提升,3月5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以下简称毛概论教研室)在A12-807召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以下简称《毛概论》课程)集体备课会,会议由教研室副主任邹剑波老师主持,教研室以及承担本课程的相关教师参加会议。
集体备课会现场(杨观耀 供)
邹剑波副主任首先对本学期《毛概论》课程提出了新要求。他指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应该体现在实际行动中,要以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期末卷面成绩为抓手,齐心聚力、筹谋划策,更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式,通过线上与线下有机结合的“组合拳”摸索、打磨《毛概论》课程的教学方法。其中线上为开展多样化的课程积分活动(包含且不限于选人提问、抢答、开展主题讨论、随堂练习等)以及落实课后作业、分组任务,而线下为师生互动,以此既加强过程性考核又强化知识的有效传输。邹剑波副主任表示,期望本学期毛概论可通过随堂练习、课后作业、期末专项练习和课后思考题的“3+1”模式强化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熟悉和掌握程度。此外,邹剑波主任细化了备课、磨课安排并征求全体任课教师意见与建议。
会议的第二部分,由《毛概论》课程第二章、第三章主讲人余茜和陈明老师就第二章和第三章的课时分配、重点难点、教学思路、教学内容等作了系统性梳理和示范性讲解,分享了备课体会和教学经验,尤其是案例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情境式教学等有趣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并提出了一些问题和看法,引起了在坐各位老师的强烈共鸣和热烈讨论。
随后,孟凤英教授从教学重难点剖析、案例引用和课程线下活动开展等方面传授了宝贵且丰富的教学经验。其他任课老师也都从自身教学困惑、备课难点等角度提出了疑问,并互相分享以往教学积累的良好经验。
邹剑波副主任在总结环节中强调,全体任课教师需要以政治正确的领悟力、判断力、执行力在每次授课前一再确认课件中提及、引用的相关史料、案例、数据、视频等,与党中央相关文件、会议精神保持一致。
本次集体备课会在任课教师们热烈的讨论和分享中圆满结束,全体任课教师必将在三尺讲台上以讲好思政课为己任,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捍卫“两个确立”,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