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部门新闻

马克思主义学院Young实践团深入省级项目基地,共商“百千万工程”校地合作新篇章

来源:  日期:2024-06-25  点击: 10  【字体:


本网讯(记者 邹宇璇 邹春梅)6月21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Young实践团师生一行3人前往其省级项目基地——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道三华村,参加2024年“百千万工程”校地结对项目交流座谈会。新华街团工委副书记刘妍、新华街三华村副书记徐剑武、委员李嘉茵等人对实践团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

本次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蒋一娴副教授、邹春梅老师和团队学生代表邹宇璇参加。会上,蒋一娴详细汇报了实践团围绕三华村“百千万工程”项目的服务方案。她表示,三华村作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村落,拥有资政大夫祠等省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但在品牌建设和文化传承方面仍面临挑战。为此,实践团提出了“新媒体+”四维模式,旨在通过发展故事、爆款短视频、文创产品和直播宣讲等方式,增强三华村的品牌影响力和非遗文化的吸引力,助力“百千万工程”示范村建设。

项目汇报现场(邹宇璇 摄)

三华村有关负责人对实践团的方案表示高度认可,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建议。他们希望实践团能在暑期“三下乡”活动中,深入挖掘三华村的历史文化,编纂杰出人物事迹,讲好和美宜居乡村的故事;同时,通过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和非遗小课堂的开设,推动三华村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实践团教师表示,将认真听取三华村的建议,调整项目方案,优化人员配置,努力将三华村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推动村落发展的强大动力,让三华村在文化的滋养下焕发新的活力。

此外,双方还就拓展宣传渠道、深化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达成了多项合作共识。这些共识的达成,将有力推动“百千万工程”校地结对项目的顺利开展及成果转化,为三华村在“百千万工程”示范村建设中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据悉,Young实践团自2023年暑期以来,便与三华村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他们通过各类融媒体平台,以年轻人的视角和语态,生动讲述三华故事,为提升三华村的文旅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做出了积极贡献。此次座谈会的召开,标志着双方合作关系的进一步深化,也为未来三年的长期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前,双方已签订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确认函,标志着“校地联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建共联”的社会实践项目基地品牌正式启动。未来,实践团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为三华村的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