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部门新闻

优课研训弦音不辍 聚力共培行之有向——我院青年教师参加2024年度广东省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骨干教师培训

来源:  日期:2024-06-24  点击: 19  【字体:


本网讯(记者 曹明宇)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广东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建设。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2024年广东省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骨干教师培训班于6月15日在广州华泰宾馆举办。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袁惠琪、曹明宇参加本次培训。

培训会现场(袁惠琪 供)

本次会议共邀请四位专家进行专题授课。上午,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原主任罗平汉教授以《树立正确的党史观——中共党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为主题,探讨了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党史的四个争议问题:大革命失败责任归属;遵义会议是否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领导地位;抗战中国共两党的地位与作用;土地改革及土地改革运动。罗平汉教授分别对四个问题进行详细梳理与辨析,并在当前学术界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将这些问题置于历史发生的特定时空环境作出客观评价,还原其本来面目。

随后,来自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林冬妹作题为《落实思政课建设推进会精神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的主题报告。林冬妹教授介绍了参加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的亲身经历,传达了会议精神,介绍了近年来思政课建设取得的成效以及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探讨了如何落实推进会精神,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用教育家精神凝聚铸魂育人的力量。

培训会现场(袁惠琪 供)

下午,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曹天忠教授主讲《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和教学的基本史料问题》,指出中国近现代史学科虽然发展较快,但近代中国史料出版较速且类型复杂,既有论述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所以史料学教材的撰写还有待提升。并从史料的广义与狭义、近现代史基本史料的分类举要、近现代史史料处理的简要方法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强调中国近现代史料学的研究需要更加系统的整理、更加深入的研究,从而更好地推动近现代中国史料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应用。

最后,来自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张宇权教授作专题报告:百年大变局下的中美关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要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探讨了在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之时,中美两国又一次处于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需要双方再一次作出选择。并从当前中美关系的特点、美国对中国的全面遏制、中国是否还需要“韬光养晦”等角度进行详细分析,并强调中国应主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寻找合作空间,抓住历史机遇。

本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骨干教师培训名师云集、内容扎实,针对性强。对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使党的二十大精神贯穿“纲要”课教学全过程,加强我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建设和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水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